新闻中心
战“疫”探索云端教学 共“课”时艰保证质量——机械学院有序开展线上教学 |
作者:通讯员 朱立达 编辑:李家祥 张广宏 来源:新闻网 更新日期:2020-03-27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目前,学生们不能正常返校学习,这给机械学院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特殊的挑战。为落实学校统一部署,切实做到“延期开学不延期开课,在线授课不停教不停学”,学院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充分利用已有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积极探索线上教学新模式,所有春季学期课程如期顺利开课,力求保证实质等效。全院共有91名教师奋战云端讲台,通过中国大学MOOC、雨课堂、BB平台、腾讯会议等10种线上教学平台开展24门课程教学。老师用责任和智慧跨越距离,让创新知识和深邃思想在屏端闪烁。师生们正在迎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教师深耕教学改革以及教学管理范式转变的考核。
精心策划,研讨教学模式
在开学前两周,根据东大教字[2020]3号,为确保全院本科生教学运行的有序开展,学院特制定《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开学本科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学院统一部署,通过线上平台培训、教学团队研讨等方式,为全院开展本科教学提供有力支撑。教什么?怎么教?如何保证教学效果?各教学团队开课前围绕这三连问进行了多次视频会议探讨。学院在综合各位老师意见的基础上,针对课程特点分析、学生状况分析及资源特征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制订了线上授课计划和教学模式。
分析课程特点,因课而异,因课制宜。根据学生培养目标及课程特点,学院从课程教学目标及内容入手,分析知识点难易程度,预估学生通过线上资源学习可能达到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并分析本门课程相关线上资源丰富程度,进而确定授课教师的具体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是我校工科各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侧重机械制图部分,该部分内容与机械设计、分析、加工制造等紧密联系,预先安排学生通过网上搜寻查阅机械行业相关资料,做到一定程度的感性认识,再基于任课教师的线上课程多媒体的讲解,使学生较好地学习和掌握了课程知识点。
分析资源特征,复合选择,多措并举。基于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大学生全部参加线上学习的人数骤增的实际情况,为避免系统平台崩溃和卡顿等问题出现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云端授课,各教学团队分析中国大学MOOC(SPOC)、雨课堂、慕课堂、腾讯会议、腾讯课堂、ZOOM、微信或腾讯QQ等线上教学平台的教学功能及特点,通过线上资源的选择与学习,提出多资源复合选择和六种教师授课方式。授课教师及时修订新增资料更新线上课堂的资源,并采用多重资源和线上教学平台复合型教学模式授课,有效保证开展线上教学工作。
分析学生状况,线上交互,自主学习。学院通过调研学生现有条件及数据分析,按照学校“延期开学不延期开课,在线授课不停教不停学”的要求,探索学生和老师将原有的面对面课堂教学转变为线上交互授课与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不同课程性质特点和不同年级学生具备相关知识和获取途径以及适应能力的差异,各教学团队有针对性地将以往单纯依靠线下课堂传统授课方式才能实现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转化,注意线上教学与返校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线上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实现线上教学实质等效。
全力实施,应战云端课堂
云端课堂对于授课教师和学习学生相对都是新的教学模式,学院要求教师科学制定云端课堂教学计划,并进行认真备课。课前授课教师能够提前告知下次开课计划讲授内容,督促学生线上预习,通过网络线上了解课程内容的相关感性认识资料搜集;课中根据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重难知识点讲解和疑难问题答疑,指导学生进行课程内容学习;课后教师在线上布置并督促学生复习内容的重点,其效果显著。
丰富教学资源,准备充分,多重保障。《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组,应对疫情防控期间特殊的教学,早做准备。开课前两周课程组经过多轮讨论和研究,制定出适合目前疫情下的线上非实时授课与实时授课教学模式和相关线上授课计划,注重线上教学与返校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线上教学实质等效。为了学生更好掌握目前线上教学模式,特制定《疫情防控期间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线上教学学生学习使用手册》,其包括教学安排与要求、课程线上资源、腾讯会议线上教学操作、使用教材及讲解知识点视频二维码等四个部分,方便学生提前掌握线上教学模式及线下自学方法。为避免系统平台崩溃和卡顿等问题出现影响学生学习,课程组给出本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已有慕课资源、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腾讯视频会议实时授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立体教材、“中科云教育”线上教学、扫码可学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视频二维码等6 种选择备用教学资源和方案及应对措施,多重保障学生线上课程顺利学习和扩展学习参考。
注重线上互动,认真备课,做好指导。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线上授课模式和明确学生掌握每次课程学习知识点的重点,方便大家对所学习的相关内容的理解,课程组教师努力学习网络线上授课技术方法,强化按照线上授课新模式做好备课,按时在每次课前发送《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网络线上非实时教学指导书,做好指导,收到很好教学效果。课程组充分利用课程教学团队前期教学资源及新制作教学资源,采用大学 MOOC(慕课堂)+腾讯会议+微信群的复合型教学模式授课;充分利用中国大学 MOOC平台慕课堂管理功能强化线上互动学习交流,激发培养学生主动独立学习能力,与此同时,利用腾讯会议直播可将课程主要知识点(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消化,通过微信群发布通知和及时信息沟通。经过四周教学及学生反馈,实施效果非常好。
凝练课程特色,课程思政,教书育人。学院高度重视课程思政,教书育人工作,对于分散的线上教学的教师行为规范提出严格要求。各教学团队认为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线上教学工作模式变化了,但课程思政,教书育人不能忽视。授课教师能够利用好课程教学安排、绪论和技术进展等教学环节正确引导,讲好中国故事和大国情怀。在恰当的知识节点上,授课教师适时阐述技术伦理、工程道德和社会责任,实现课程思政,教书育人,引导学生为社会承担共同责任和使命。
及时反馈,评价教学质量
课堂的受众是学生,学生的意见将成为提升下一阶段的云课堂教学质量主要参考依据。线上课堂由于师生缺乏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学生没有教师的监督,激励学生积极学习的动机、态度、兴趣变得十分重要。如何在线上授课中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学院开展疫情期间教学质量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掌握线上教学情况。
强化领导责任,典型引导,促进教学。学院在信息反馈中分析总结,在调整中推进提升。学院强化领导责任,领导班子成员及系主任经过多次线上听课,积极策划并实行云端课堂教学效果反馈机制。评选出《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等优秀教学案例,注意典型引导,促进教学实效。个别老师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及课程安排不合理,学院已给予正确指导。根据前四周学院教师和学生反馈意见可知线上教学平稳实施,效果良好。
实施反馈机制,改进调整,提升实效。学院深入推进“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强调立德树人,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在疫情期间为了真正准确掌握老师上课情况,针对全院学生实施了“机械学院疫情期间教学质量问卷调查”(https://www.wjx.cn/jq/64510621.aspx),共有学生1934人次参与所有开课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数据结果分析可知“中国大学MOOC(SPOC或慕课堂)+腾讯会议+微信群或腾讯QQ”、“雨课堂或腾讯课堂或BB平台+微信群或腾讯QQ”等复合型教学平台占据95%以上,这样避免了学生需要熟悉多种学习平台和多种学习系统的转换的麻烦问题。学生认为线上课程教学模式是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线上或线下资源很充足;线上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态度、言谈举止及讲课条理性等方面都给与高度评价。学生更喜欢线上视频与直播讲解结合模式;希望任课教师关注在线课程讲解中明确每次课程学习任务、增加学习资料(课件、视频、扩展资料等)、师生互动等环节。
这个春天机械学院在云端如期开学,云端课堂线上教学成为战“疫”征程的亮点。特殊时期,尽管疫情肆虐,但学院目标明晰,步伐坚定,老师在网络上探索坚守,学生在屏幕前知识重构。这学期是不同以往的一次开始,也一定会有不同以往的结束和收获。期待战胜疫情的那天,春暖花开,师生重聚校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