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战“疫情”练就过硬本领,雪山上写就科研硕果——记理学院2016级德庆措姆

      作者:通讯员 岳登晓   编辑:王刚 张蕾   来源:新闻网   更新日期:2020-03-27
       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是大学四年的最后一场大考,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又给这道考题平添了新的难度。从“实验室见”到“线上见”,疫情将学生与指导教师隔在了屏幕两端,却挡不住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这一刻,学生与教师“云相约,见屏如面”成了新常态,而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2016级藏族学生德庆措姆就是其中一员。德庆措姆把自己的书桌安在了雪山之上,在皑皑白雪陪伴下,书写自己的科研之路。
       在理学院“立德树人,全面实现学生学业价值”育人体系支持下,德庆措姆于2019年4月进入班导师徐欣欣教授的课题组,从事多酸衍生材料在太阳能蒸发海水净化方面的研究。期间,她完成了多酸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多酸衍生材料的制备与结构研究、太阳能蒸发海水净化、有机染料污染废水净化等多个实验。通过努力学习,德庆措姆熟练掌握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化学工作站、接触角测试仪、太阳光模拟系统、红外测温仪的使用;PXRD、XPS的数据分析;Mercury、Diamond、3DMAX、Photoshop软件作图等多项技能。同时,她通过大量英文文献的阅读,提高了英语水平。



       疫情期间,她克服了高原地区天气寒冷、上网不便、设备落后、语言沟通不便等困难,耐心细致处理数据资料、撰写论文,与徐欣欣教授积极利用多种渠道沟通联系,顺利完成了论文的分析数据、讨论问题和修改论文等环节,并最终与老师共同完成了论文:“Build polyoxometalate “nano-wall” on 3D porous carbon paper: a solar steam generation system for water purification”的写作,以全文(Full paper)形式投到Wiley数据库旗下的知名化学期刊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JCR一区期刊,影响因子5.2)。该论文于2月27日投稿,3月19日正式接受,两位审稿专家都给出了Highly important的评价。目前,该论文已经正式发表(DOI: 10.1002/chem/202001031;德庆措姆同学为第一作者,徐欣欣教授为通讯作者)。
       德庆措姆是理学院第一位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的藏族学生,她在疫情期间克服重重困难,练就过硬科研本领的事迹,为广大同学树立了艰苦奋斗、创新求实的典型,必将激励全院师生疫情期间珍惜时光,努力投身学习和科研工作,力争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版权所有:C苏ICP备19051147 东工盐城新材料研究院 2019-2025
联系地址:江苏省盐城市环保园区蓝宝路188号